如何分辨真假翡翠?
关于翡翠鉴别,很多人喜欢听一些很玄乎的故事、段子或者传奇经历,比如某某大师通过看水头、看光泽就能知道这是A货还是B货;还有说某个国家能仿制出完美无瑕的翡翠镯子,但有一处特别地方,只要仔细观察总能发现;更有甚者说有绝招一招就可以辨别真假…… 这些故事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满足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之外,还因为它们迎合了我们想要“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心理——毕竟谁不想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问题搞定呢? 但是我还是要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和方法!对于翡翠鉴定来说也是一样,没有通杀万物的万能公式或法则,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论。只有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去分析判断,才有可能找到真相和答案! 所以如果题主真的有心学习翡翠鉴定的话,我的建议是多看多学多练,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吃透,而不是只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阶段。这样等你自己实践过多次之后,自然就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分析方法了——这个方法和套路不一定是完美的或者最好的,但却是最适合你的。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说说怎么学好翡翠鉴定吧~ 1.了解最基本的翡翠物理基础知识 对于新手来说,最靠谱也最实用的学习方法就是先了解基本的物理常识和数据,这样可以为后面的分析打下基础。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钠铝硅酸盐),硬度很大,可以达到6-7左右(摩氏硬度)——但是为什么翡翠有各种种色档次之分?又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一件翡翠是假的呢?我们只有在了解了基本的知识后才能开始进一步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所以说学习第一步就是要打牢地基哦!
2.熟悉常见假翡翠的制作手法 如果您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接下来就需要熟悉市场上常见的造假手法了——一般来说,市场上最常见的作假手段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假翡翠手镯(也就是B、C货),第二种则是冒充高档翡翠的假冒品。 先说第一个: 所谓“B货”是指在强酸中浸泡后再用树脂充填翡翠内部的劣质饰品。这种假翡翠的透明度通常较好,而且颜色均匀艳丽,看起来十分漂亮。不过由于树脂胶会腐蚀翡翠原有的结构,所以B货手镯一般都比较薄且重量较轻;另一方面由于树脂的密度比较低,用手掂量时会感觉轻飘飘地没分量。
再说第二个: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商家会用人工合成材料来冒充高档翡翠,最常见的就是玻璃制品了。这种假货的成本较低,外观与天然翡翠几乎没有区别,很多不懂行的人很难区分开来。当然也有一些不良商家会将廉价玻璃制品当成高档翡翠售卖以谋取暴利,这就需要大家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啦~此外还有一种比较高级的仿冒品叫“B+C货”——即先用强酸将翡翠内部去除杂质,然后再注入透明树脂进行封底处理。这种假翡翠的密度更高、质地更坚硬,不易磨损,但也因此失去了天然的灵性。
3.学会辨别翡翠原石的皮壳特征 和成品一样,原石也是由多种矿物晶体组成而形成的集合体。在自然界里,玉石的原石通常包裹在风化的外壳之中,这层壳被称为石头的外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皮壳” 。
皮壳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矿床产出环境不同,造成皮壳特征也不同。其中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石头叫做木那料,它具有独特的皮壳表现:表面呈现点状、丝状的裂纹,就像被雨水冲刷后的树皮,故而得名——“木那”。虽然木那料的皮壳特点明显,但由于其产量较小、质量较好等原因,在市场上价格非常高昂。因此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哦~ 4.掌握观察翡翠的“六条准则” 在对翡翠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及熟悉了市场常用的造假方式后,最后一步便是检验手中的实物是否真品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六条准则”了。 这六个标准分别是:
1.颜色:自然光下观察翡翠颜色的变化,绿色越鲜亮越接近自然的色泽越好,反之则说明颜色不太纯正或者有其它杂色存在影响美观度;同时还要注意颜色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色根等细节方面的问题。 2.透明度:一般来说通透度高、水头好、色足、质地细密的翡翠为好,但如果看到翡翠中有一丝一丝的棉絮或斑点时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B货翡翠。 3.结构:一般来说粒度越细密均匀的翡翠越好,而如果能看到颗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缝隙,或者是肉眼可见到晶体形态的话就说明该翡翠可能存在瑕疵或者裂纹等问题,需要慎重考虑清楚再下手购买啦~ 4.瑕疵:除开颜色和透明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瑕疵问题了— —如果发现有裂隙、纹绺甚至黑色斑块等影响美观度的缺陷出现时就一定要谨慎购买了!因为这些瑕疵都会大大影响翡翠的品质和价值喔~ 5.学会识别专业术语和名词 在翡翠行业里的专用词汇特别多,并且含义也比较复杂难懂,尤其是那些英文缩写更是让人头大不已…所以在正式入行之前最好还是把基础理论给弄清楚明白才行啊哈哈哈~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