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补水?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冰种”“玻璃种”等概念都是业界定义的范畴,而不是天然形成的结果。 冰种、玻璃种等描述的是翡翠材料的质地,而结构则是影响材料质地的三大因素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颗粒细度(粒度)和透明度),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翡翠的结构未遭到破坏,无论浸泡多久,都不会改变其本身的“冰种”“玻璃种”等本质。
当然,如果长时间浸泡在清水中,质地细腻的翡翠有发生缓慢蜕变的可能,比如从“冰种”变成“糯种”甚至更差的品种,不过这种变化是极其缓慢的,可能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才会发生,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不可感知的。 另外,需要纠正的一个错误观念是,“种”的概念并非只指代翡翠的材料,也可以特指翡翠的结构,所以种老、种新其实说的都是结构的情况。 “种”的概念是最容易被商家利用来作为销售误导的手法之一,因为不同的“种”价格差异极大,而不同的“种”在外观上的区别却不大。例如,市场上大量出售的“豆种”、“糯种”甚至一些所谓的“玻璃种”,其实都只能算做是中低档的翡翠,然而由于工艺的不同,这些豆种、糯种甚至是玻璃种的翡翠经过打磨抛光以后,都可以做得相当漂亮,从而以次充好,骗取消费者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