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翡翠种水?
看种水是翡翠的入门知识,也是进阶的知识。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种水 种是翡翠结构粗细、透明度的高低、结构的完整性。 水是指翡翠透明度的好坏,水头越长越通透。
翡翠中按透明程度可以分为豆种,冰种,玻璃种三种。 其中以玻璃种最好,冰种其次,豆种最差!(一般有冰种,豆种不分前后) 按照透明度从好到差依次为:玻璃种>冰种(老坑)>糯化底>油化底>藕粉种>干白种>细豆种>粗豆种>花青种 >棉种. (注:在鉴定行业里,把不透明的翡翠统称为“豆种”,这是不科学的,只是用来区分品质高低的一种方法) 比如下图,这个手镯就属于冰种,因为水头足所以看起来晶莹剔透像冰块一样,但是又有种不够透的感觉,那么就可以叫做冰种半玻璃体,或者叫冰种阳绿,这样更好听更符合其本身特点。
如果种很好,达到玻璃种的,就像一滴水滴入水中扩散开来,很清透没有阻挡感。 而种不好的就是一团浆糊没散开。 上图就是一个例子,玻璃种翡翠,种色都很好,这样的翡翠价格很高。而图二就达不到冰种的标准了,因为虽然它也很通透,但里面有很多颗粒感存在,看起来就不够水润。 在学习如何看种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翡翠的常见表现特征,以便于后面更好的理解。 一,颜色 颜色是评价翡翠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可概括为红色和绿色两大类色彩。除了红翡和黄翡外,还有紫色(又称紫罗兰)、白色、黑色等;根据颜色的深浅又可分为阳色、阳绿、黄阳、紫阳、绿阳、白底青等多种。
颜色可以很好的衬托一个人的气质,因此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不过市场上的彩色翡翠品种复杂多样,不同种类的色泽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需要专业的技巧来进行鉴别。 二,质地 翡翠的质地,即“种质”或称种份,指翡翠内部构造的细腻程度及晶体粒的大小与组合状态。一般来说,“种质”越好密度越大,硬度越高则越耐久,抛光后表面光泽亦越强,透明度也会较高且纯净,反之则是劣质的翡翠,常见的种类分为豆种、糯米种、冰种以及玻璃种四种。 三,净度 也称“干净度”,系指翡翠内部杂质和裂隙的多少,以及瑕疵分布状态。影响翡翠净度的因素很多,例如原料开采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翡翠原石皮壳的厚度及矿石的破率形状,从而影响到原石是否完整。 四,形状 翡翠的形状多种多样,除圆形外,还有椭圆、水滴形、长形、方形等各种外形,此外还包括雕件、蛋面以及其他造型等。 五,大小、瑕疵 除了上述四个要素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它的尺寸大小,另外还要看看有没有明显的瑕疵,例如斑绺、裂纹等都会对翡翠的美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一块翡翠既无瑕也无病,那它就是非常完美的翡翠,当然,这种料子十分难得也非常昂贵。 六,做工 工好的翡翠首饰,不仅外观漂亮,还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且使用的时间也更长久一些。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看种水的步骤如下: 先看种 再看水 看色调 看底色 看做工 最后结合自身需求看性价比 目前市面上的高档翡翠都是具备以上六个条件的,尤其是玻璃种翡翠。 只有种老水足的翡翠才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