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三分水是什么种?
“十分水”指的是很透的玻璃种,“二分水”是质地细腻、颜色淡绿的冰种,而“三分水”则是种嫩色黄的豆种。 翡翠界中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三分法”,它主要用来描述翡翠的水头长短。而这个“水头”概念的形成和玻璃种、冰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十分水”是指非常通透的玻璃种;“二分水”就是一半以上的部分是透明的冰种;那么剩下那没透明的部分就是“三分水”了。用我们的日常口语表达来解释这一概念的话,可以用“半透明”——“微透明”来形容。 不过这里要提醒楼主的是,不同颜色的翡翠可能同时具有上述几种品质的,比如一块满绿色的翡翠吊坠,它的透明度可能是“一分水”,而一块飘花的翡翠手镯,有可能达到“五分水”及以上的程度。因此这个“水分”的概念也不能够绝对化。 我们购买翡翠时都会看到商家标注的透明度(简称“透”或“透度”),这是衡量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行业规范,它是这样定义的——
1.5分水的样品,可以清晰的看见表面纹理 2-3分水的样品,可以看见内部结构,但杂质较为明显 4-6分水的样品,内部的棉絮等细微杂质可见,但结构仍然清楚 7-9分水的样品,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结晶构造,但在光源的照射下,背面仍可看到反射的光斑 10分水的样品,几乎看不到结构的存在,整个晶体看起来像一块透明的玻璃 当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测量数据可能会与上面描述的有出入。例如一些质地细腻的翡翠由于晶体排列有序、颗粒感不强,很难通过肉眼直接判断出具体分数,就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测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