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与现代翡翠的区别?
清初至中期的玉料,绝大多数来自云南,所以也称之为“滇玉”、“云南玉”或“南玉”,有墨翠、紫玉、绿玉和红玉等品种。 这些玉的原料和工艺,与清代中期以前不同。因为这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没有“中国”的概念(乾隆时“中国”一词才出现于官方文献),所以没有“新疆和田玉”或“羌工”。
从年代上看,这些清初时期的玉种,应该属于“民国寻龙诀里王宁儿说的汉代玉”一类的,即汉代的遗物;而不是现在人们口中的“新疆和田玉”或“羌工”制作。
由于缺乏必要的收藏观念和历史知识,现在的拍卖会上常常出现这样的错误。比如前两年在保利拍卖上出现过一块“清乾隆白玉龙纹山子”,这个“白玉龙纹山子”的制作原料并非所谓的新疆和田玉,而是来自缅甸的白玉,甚至连所谓的“糖玉”皮色都是人工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