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发黑好吗?
在自然界中,翡翠是唯一的由硬玉矿物组成的宝石。硬玉是指含钙、镁的硬玉石类型,其中含有少量的铁和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的存在形式为离子状态,可以自由的扩散、迁移,当元素分布不均匀时就会在翡翠表面或者内部产生颜色的差异,从而形成各种颜色类型的翡翠。 由于构成翡翠的硬玉是一种离子晶体,具有格子构造,我们可以想象成组成硬玉的晶体就像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小盒子。如果有外来的矿物质渗入到这些小盒子的缝隙之间的时候,就会因为显示颜色而使整个石头显得“活”起来。
根据染色剂的不同,可以把所有的翡翠分为八种基本颜色:无色(透明)、白色、浅灰、蓝绿、深绿、黑绿色、棕色和深色。 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翡翠都是无色的,也就是说翡翠的无色状态是最常见的。当出现其他颜色的时候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因为外部因素导致的颜色污染的结果。
例如,由于土壤中硫酸盐的含量过高而导致在矿床附近形成的翡翠往往呈淡黄色;雨水中的碳酸含量高会使得从岩石中渗出的翡翠表面沉积一层厚厚的碳酸铅锌矿,形成类似冰糖的“皮壳”;还有由于金属离子导致黄褐色或褐黄色的“油青色”翡翠等等。 除了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的颜色污染之外,还有一些自然形成的颜色也会给翡翠带来额外的色彩。例如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可能使翡翠的结构变得松散,其中的金属离子出现移动、结合,生成色满的翡翠,这时可能会形成深色或者黑色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