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解读?
我是学物理的,对翡翠了解不多,我就说我理解的吧! 先说几个概念:结构、构造、色形、色带。
1.结构是原材料,构造是成品。一块原石通过切割、打磨、抛光,最后成为工艺品,这个过程就叫做结构的形成,也就是从石到玉的过程。而玉里面绿色的分布状态我们称之为绿色调的构造。
2.色形是指颜色在翡翠中的形态,例如:块状、条带状、云雾状等。 比如这快料子本来绿色的形状是块状的,但是经过加工成了手镯,那么这块料的绿色就在手镯圈上呈现出来了(不过这个图形是被截断了)。另外,有些东西本身是没有任何绿色的,但是在雕刻的时候为了美观,会人为的加上去一道绿色的边缘,这样的绿色也是属于“假”绿,虽然看起来比较自然。
3.色带就是上面说的色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条绿色的带子,就是色带。 下图中绿色部分的边缘,就是色带的边界。
好了,说了这么多铺垫,现在来说说正题——如何解读。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先仔细观察,然后仔细思考。
观察就是要你多看多记,思考就是要你动脑分析。 看看下面这两张图,中间是否有相似之处呢?是不是都有一条绿色的带子呢?如果有,那么你观察到的绿色带子,就应该和这条带子类似。当然,观察必须要很仔细,你要把绿色全部看清楚,然后把它们连成线,再对比一下各个部分的颜色深浅。这样,绿色调的结构和大致形态就被你观察到并记录下来了。
接下来,你就要动动脑子了。你要假设这是一块完美的翡翠,那么它的形成应该符合一定的规律(这就是所谓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根据这些颜色的分布情况,你再假设一下可能的原因,是充填还是染色或者其他……并且进一步加以证实(有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更换几种假设,以最终找到正确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