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白底青翡翠?
什么是“白底青”,它和“花青”的区别是什么? 行内有句话叫“一红二紫三碧绿,四绿五青六白死”,这里的“六白死”指的就是颜色为白色底的翡翠,由于行业普遍认可的颜色为“正色”,所以“六白死”中的“白”其实是指“漂白”后的颜色,即人工填充入氯离子导致颜色变浅的翡翠。而“四绿五青六白死”中的“青”“蓝”也是这个意思——被染色的翡翠,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作天然形成的矿物了。
在市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质地较好的糯冰种或冰种翡翠原料或者成品,其底色呈乳白色、浅白色,带有淡绿意,这种我们通常称作“白底青”料子。 与“白底青”相对的,是“红底翠”或是“黄底翠”——在翡翠原石或成品表面出现红色、黄色的色调,行内称之为“进浆”(也称为“染浆”),是抛光粉渗入到翡翠内部呈现出的色彩,并不是真正在其表面分布着一层红黄色调,用酒精擦拭即可去除。
对于“白底青”的鉴定容易,但识别其品质好坏则比较困难。因为影响“白底青”价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颜色(饱和度、明度)、净度、质地等。而绿色部分,又会影响它的值不值钱的因素有绿色面积的大小、颜色的浓淡、绿色的形状及种水等因素。 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买“白底青”主要看绿色的大小和颜色浓度,以绿色大且浓为佳;但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判断的标准就复杂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