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如何分辨?
原石的分辨,需要了解原石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造假方式。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原石,它是由矿石经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矿物或多矿物集合体,主要组成物质为钙镁硅酸盐(CaMgSiO4)。 由于形成过程不同会有不同的颜色,其中以绿色为主,其次是红色、蓝色、灰色等,颜色多样,深浅不一。
原石按照来源可以分为野外原生矿和次生矿。 野外原生矿又称为岩生矿,是矿石在岩石层中沉淀聚集而成,需要开采挖掘才能取出;而次生矿是由于地表水溶解了岩石中的矿物,将其带到水里,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主要分布于河床、湖泊之中,可以人工挖掘或捞取。 不管是野外原生矿还是次生矿,原石的外表都会有一层风化皮壳,这就是辨别真假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过有些原生矿的皮壳在被打磨抛光后会产生橘黄色调,需要仔细鉴别。 除了看外表,我们还可以通过敲击的方式判断里面的品质。如果听到声音沉闷,则为变质结构或者结晶好、杂质少的透明晶体质地;若声音清脆,则说明含有较多杂质且质地不够通透。
当然,最准确的方法还是请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假原石主要是染色玻璃或塑料,将它们冒充绿色宝石售卖。这种假原石一般看起来比较鲜艳,光泽也比较好,但是用相关仪器检测会发现无任何折射率,也没有吸收光谱,为假的折射和吸收特征。 还有一部分商家会拿无色透明的宝石雕刻成原石的样子,这样的仿制品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破绽,因为天然的原石或多或少都会有瑕疵,如裂纹、斑点等等。
现在也有一些无良商家直接用化学物品将普通的玉石或者低档次的翡翠染成绿色出售,这样的假货通过肉眼难以辨别的,需要用到专业的检测仪器。 我们购买原石时,一定要细心观察,尽量选择外观颜色自然,表面瑕疵少且分布均匀的原石,尽量避免有肉眼可见色带的原石。
另外还需要注意,不是越绿的石头就是质量好的,应该综合考量、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