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翡翠怎么辩别?
辨别黄翡,主要是判断其是“翡”还是“翠”;区分其是“新”是“老”,从而判定其是否经过人工染色。 先来看看“翡”和“翠”的区别: “翡”主要是由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凝聚在晶体表面形成的红色、橙色等色调的氧化铁玉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红翡”。 如果有硬玉(主要成分为NaAlSi2O6)结晶体穿插其中,形成“锦红”“朱砂红”等色彩丰富而浓艳的红色调玉石称为“红翡”。 没有硬玉晶体的“红翡”颜色单薄而偏淡,被称作为“嫩红翡”或者“红印石”。
“翠”的主要成分是绿辉石(CaMg[Al4Ox]),另外含有少量铬青矿(Cr2O3)等杂质。“翠”的颜色呈现出绿色-蓝色系列,包括翠绿、蓝绿色、粉绿等色调。 除了成分上的差别之外,鉴定黄翡还需要判断其是否经人工染色。方法如下:
1. 看光泽 在自然光线下,天然未染色的黄翡呈油脂或玻璃光泽,表面圆润,抛光良好,看上去很有灵气;而人工染色的黄翡则显得色不灵动,缺乏生机。(图自于网络)
2.看颜色分布 天然黄翡颜色分布均匀,整体上看颜色由中央向外逐渐变淡,但色泽鲜亮;染过色的黄翡颜色一般集中在表面,局部区域颜色会过于浓郁深重,从边缘到中心颜色逐渐变淡。同时注意查看有没有色带(即不同颜色部分相互重叠的区域)。如图所示,由于天然黄翡颜色由中心向周围扩散,所以会出现深色色带。而人造黄翡由于颜色集中在表面,所以不存在色带问题。
3.看纤维颗粒大小 由于天然的黄翡表面有砂眼,所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其中分布着不规则的纤维状矿物集合体。这些纤维就是玉屑中硬玉和软玉的显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