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铜收藏价值吗?
铜币,是指由古代金属铸币发展而来的、至今仍留存的金属货币。 中国的铜币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了“刀币”和“圜钱”,但数量极少,保存不易;汉武帝开始铸造“五铢钱”,西汉末年民间私铸钱泛滥;隋唐时期开始铸行“通宝”钱;宋朝时出现“元宝”,清代则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等。随着历史变迁及朝代更迭,这些铜钱曾经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 但时至今日,这些古铜币大多已被收回,仅少量保留于博物馆中或个别收藏家手中。因此市场上出现的所谓的古铜币大部分都是假的,是用黄铜或是其他廉价金属仿造的,而用真金真银做的假铜币更是少之又少。
那么有没有真的古铜币呢?当然有!不过它们都已经属于文物,受到国家法律保护。而且因为年代久远,不少古铜币表面已氧化,颜色发黑,加之当今的技术可以以假乱真,不仔细辨别很容易上当。所以,如果你看到一枚貌似古铜币的“钱币”,先要辨明真假,然后再判断其价值。
现在,在收藏市场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物以稀为贵”。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比如银元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当时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很多家庭都吃不饱饭,哪里有钱来买银元呢?于是在那个年代,很多银元的流通并不充分,加上抗战时期大量白银外流,使得现在的市面上很少能看到银币了,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才高。但是,像铜钱这种材质的低等级钱币,在当时老百姓的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使用非常广泛,如今存量也很大,就没有以前那么有价值了,价格也就很低。 所以说,收藏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