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无色是什么级别?
无色不是没色,是指颜色很浅淡,或者没有颜色(比如玻璃种飘蓝花) 一般来讲我们评价玉石的颜色主要看三个要素: 色形、色聚、色浓 这在翡翠中同样适用—— 无色的意思也就是指没有色形、色聚和色浓的。
1.色形 有颜色的部分要有明显的外形,可大可小,可以是点、块、条带状……只要有明显的形状,都可以称为有色。 而这种有形的颜色就是色形。 这里要区分一下“色”与“脏”的区别——“脏”指的是颜色分散,没有聚集的现象;而“色”是有聚集状态的。
2.色聚 色聚就是说颜色要聚集起来,最好有边缘(但是无色的玻璃种飘蓝花是不要求有边的)。 这是判断玉色好坏的一个关键标准,也是由低档次向高档次进步的标准之一。(其实这也是所有评价颜色优劣的统一标准) 所以,如果你买到一块石头,切出来的片子颜色散而不聚,那就可以归到比较差的那个档次了。
3.色浓 一般来说,颜色要浓淡适宜,太淡没什么味道,太大又觉得很杂。所以,对于颜色来说,适中有度很重要。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多次提到过“正、浓、阳、匀”“五度”的概念,其实这两套体系是相通的,都是衡量颜色重要的标准。
当然,除了以上三点,有些特殊的情况也需要注意——比如补色效应、反绿现象等。 补色效应指的是,当你拿一块玉靠近光线明亮的地方时,它的某些局部的颜色会加深,这就是补色效应。 反之,当把一块玉靠近光源时,表面颜色变浅甚至完全消失,这叫反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