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钱币收藏价值吗?
谢邀 古代的货币在流通中使用金属铸造,而最早出现的金属铸币就是铜币,也叫铜板钱或铜钱。由于我国的青铜冶炼技术领先世界,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铸币厂,因而我国的铜币也是世界上发行数量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铜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时期的货币都是布币式的,像王莽时期发行的所谓“一刀平五千”,还有战国时期魏国(安邑)、韩国(阳翟)的国宝“无文铜贝”及类似的货泉等,这些早期的铜币虽然历史悠久,但价值并不高,一般一枚十几块左右;秦末楚汉之争时,刘老汉带出来的那几斤碎银,如果拿到现在来,也就值个几百块人民币罢了…… 直到隋唐开始,我国才开始大规模使用圆形方孔的铜钱,也就是这种形状一直被保留到现在。因为制作简单,而且便于携带,小孩子们也经常玩这种游戏。所以唐代的铜钱存世量非常大,以至于很多唐代的白瓷盘上都有用来装饰的钱纹(如唐白盘上的钱纹)。正因为这么容易获得,唐代的铜钱价格也很便宜,比如《大唐开元礼》中规定,皇太子婚嫁时用"通宝钱二十缗(音同敏),以供奁之饰"而已。
北宋时曾大量收兑民间的古钱,据说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铸的“圣宋元宝”就是为了填补这次损失空的额——因为以前的钱都被收回重新打制了新币。不过尽管如此,随着宋代纸币“交子”的盛行,铜钱在市场上的数量还是急剧下降,导致南宋时一枚普通的铜钱价格已经和一枚金锭差不多。古钱的收藏价值是随时间和历史进程而不断增长着的。 明代嘉靖皇帝很穷。他当皇帝的15年里,为了筹集打仗的资金,将宫中的金银财宝都变卖了,还到处向大臣借钱,同时下令没收贪官污吏的家产,甚至还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留下的“洪武通宝”库银拿出来发债,向商人们借钱……当然,最后明世宗还是打赢了战争,但这些钱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明朝的财政本就入不敷出,更糟糕的是从嘉靖朝开始,明朝的银币、铜币制造质量越来越差,贬值严重。到了崇祯末年,一盎司的白银就能兑换两千枚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