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纪念币五十块能用吗?

羊芳崇羊芳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有一张1980年的50元国库券,上面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票”,请问可以兑换吗?到哪里换?能换多少钱? 答主也是第一次碰到国库券的提问者,所以也不清楚该怎么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于是就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主要是为了获取图片),发现王大爷说的一点没错!真真是奇葩啊…… 先给大家看一下这张国库券的真面目吧~

1.发行日期:1980年6月18日; 2.截止日期:10月31日; 3.票面颜色:浅绿色; 4.票幅尺寸:长100mm,宽52mm; 5.发行量:70万枚。 (顺便再给你们看看1980年的2角纸币长什么样) 看完这些,如果题主还有疑问的话,那我就再补充一些知识好了~让题主更好地了解这种货币。 这张“国库券”其实本质上属于“国家发行的债券”——因为当时还没有建立国债市场,所以也就没有设立专门的国债交易场所。这也就意味着你只能以“持有到期”的方式获得清偿——等到1981年10月31日,持券人带上自己的“国库券”到指定的地点去兑换现金,或者说换成其他等价商品也可以。 但问题是,这个期间如果是用于储蓄的话,利率是要比存款利率要高的(当时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9.06%,而这张“国库券”的利率是14%)。且不用缴纳任何手续费或者税款——因为这本身就是国家的借款,当然要还本付息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当时要发行这种债券呢?原因也是很简单粗暴——搞建设,缺资金嘛! 尤其是79年——81年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京广铁路、湘黔铁路、成昆铁路、青藏公路、三峡大坝等等大型工程纷纷上马,全国基本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钢铁、机械、化工、轻纺工业体系。

但是,在快速推进基础建设的背后,却是债务负担不断加重——1979年全国财政收入只增加了12%,但当年就偿还各种贷款和归还投资就超过了50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45%。 到了1981年,这个数据变成了780亿和647亿,分别占到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额的40%和6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了,这种债券其实就是那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为了发展经济(搞建设),国家以借债的形式融集了庞大的建设资金,而这张50元的“国库券”就是为此而发行的。 “国库券”虽然本质上属于国家债券,但是它的面值却完全是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来定的——50元面值的国库券相当于现在的5000元人民币左右(按2016年12月26日的汇率计算)。“国库券”的升值贬值与国家发行的普通债券是完全相同的。 不过,现在这张“国库券”已经是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珍品了。因为在1955年至1967年间,我国曾经实行过通货抑制政策,大量印制钞票,导致纸币的票面价值与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严重不符,100元钱只相当于现在10元钱左右的购买力。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100元和50元面额的纸币,其本身的价值就已经远远低于其票面价值了,更何况加上漫长的岁月侵蚀出来的磨损印记呢?所以,这两张“皱巴巴”的纸币,就算拿到银行去换,也值不了几个钱啦~( ̄▽ ̄~)~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