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棉会消失吗?
不会,但会影响通透性! 种水好的翡翠料子,往往内部的杂质矿物比较少,透明度会比较不错。但如果种水一般甚至偏干的翡翠,内部常常会有较多的杂质矿物存在(比如硬玉、钠铬辉石),所以翡翠看起来会更模糊一点儿,通透感也会比种水好的要差一些。而所谓的“棉”,其实就指代这些杂质矿物集合体。
图1 图中圆圈所示为“棉”,即白色团状或不规则团状物质 从图一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不透明的翡翠中存在着较多的白色团状或条带状物质,这就是影响翡翠透明的“棉”。虽然肉眼直观上会觉得这种白糊糊的东西影响美观,但其实是无碍大体的,也不会破坏到翡翠的结构。
图2 将图一中的“棉”用细针轻轻划一下,可以看到滑溜的质感 图二就用更直观的方式解释了“棉”的存在,在透明度和硬度都很好的情况下,用针轻轻的划动“棉”的部位,会发现它们能够轻易被划动且不会留下明显痕迹,说明“棉”与翡翠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结合;反之,如果“棉”已经紧密的附着在翡翠表面,用针直接划动翡翠本体时就会发现确有阻碍。 “棉”对翡翠的影响主要在于降低整体的通透性,但对于成品最终品质的影响则需要因人而异。
如果是新手雕刻师或者工艺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往往不会对“棉”进行刻意的处理,保留其天然的外形和质地;但如果是工艺要求高的作品,往往会根据“棉”的形状进行适当的修饰——当然,这仅仅限于影响观感而不损害结构的“棉”,倘若“棉”多且厚,完全覆盖住了翡翠原本的自然形态,则必须将其清理干净才行。 总之,“棉”是否应该清除依据实际作品而定,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