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画如何祝寿?

瞿洪桂瞿洪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觉得应该把“如何用中国写意画为老人家祝寿”这个问题拆解成两个问题来回答: 一是,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用写意画来为老人祝寿;二是,中国人是用什么样的写意画来为老人祝寿的。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各国有不少传统文化都以绘画作为祝福的方式,《礼记·檀弓下》早有记载:“弟子舆榇(chén),哭于庙。”意思是说,弟子们把师傅的画像放在车上,来到庙中拜祭。

可见,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体系之中,画师和书法家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儒生一样受到尊重。而且由于艺术表现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比如音乐、舞蹈),因此无论我们是否理解其内容,许多人都能够从艺术作品之中感受到作者的感情——喜悦、高兴、悲伤、沮丧等等,所以古人说“知书不懂画,等于盲眼虎”就是这个道理。

在今天的社会,尽管我们不把画师放在那么高的地位上,但依然保留了这种以画贺喜的风俗。比如我小时候在农村,谁家有个喜事,譬如娶媳妇、过年等,第一件事就是请人墨宝,即请人画上表示喜庆的吉祥图案或者画上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谁家有这个福气请动当地的名流,那可真是蓬荜生辉,受之无上的荣耀了。

第二个问题稍微有点复杂,中国人的祝寿之风自古有之且千姿百态、形式多样。按照现在的划分,中国绘画大概可以分为写意、工笔和没骨三大类。其中写意画的风格最为自由多变,也最能体现创作者的个性,因此也是现在人们最常用的祝寿画作类型。但写意画虽然能够表达创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却不如工笔画那样的细致具体。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创作者往往会通过添加景物的方式来使画面更为充实,从而表达出更加丰富深刻的意义来。

比如我在给老师祝寿的时候曾经画过这样一幅作品: 在画面中,红日初升,苍松挺拔,绿草如茵,远处层峦叠嶂,云海如浪。整幅作品气势磅礴、意境深幽,表达了老师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一生和对知识无穷无尽的渴望。在祝寿的过程中,看到这幅作品的人无不被感染到,被感动到。

当然,除了这样的大题材外,同样可以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比较具体的场景。在这方面,民间有很多有趣的习俗可供参考。 我小的时候,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是外婆的生日,为此我爸我妈都会特意买回一张超大号的宣纸为我外婆创作一幅水墨贺寿图。

记得那一年,为了纪念外婆60大寿,父母专门从外地赶回去,那天正好是我妈的生日。于是我家就留下了这样一幅有趣的回忆:父母和我坐在古香古色的书房里,母亲捧着一杯茶水微微含笑,父亲则皱着眉头聚精会神地作画,而我则举着一块饼干一边看着动画片一边等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车出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