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女书法家?
书法史上著名女性书法家,当推东汉末年的蔡文姬。 蔡文姬原姓公孙,名琰,东汉末年陈留郡灵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氏。蔡文姬出身世家大族,父祖两辈都是当官的。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元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用武皇帝——汉太祖高皇帝刘知远;而父亲公孙济则是个才子,官拜博陵太守。
因父为官,蔡文姬起初并不叫蔡文姬,而叫公孙琰。她小时候在灵丘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跟随家人到京师洛阳居住。 她的书艺得自祖父。史书上说公孙济“少好学,善诗赋”,而且喜欢收集典籍。只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娶到了美女蔡文姬。
据《后汉书·卷六十·舆服志》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宫中恒多胡乐。公卿以下侍宴者,皆著五缨冠、绛纱襦、锦袖、长裙、幅巾、蹀躞带。若现在之骑马,揖让进退皆胡状也。”也就是说,当时在中原地区,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人们都是“胡化”的,这种风气甚至影响到了服饰、饮食和娱乐等方面。在这种风气之下,读书人们自然受到感染,对异族文化多是推崇的态度。于是,在书法领域也出现了受西域书风影响的书家。
蔡邕就是其中的一位。蔡邕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大家,与王朗并称为“二王”,与孔融、杨彪等被称为“建安七子”。同时他还是著名的音乐家和书法家。他的书法得自爷爷辈的家传,又从师于匈奴人左伯,学得绝妙笔法,最终自成一体。后世将其字列为隶书中的上乘之选。 蔡文姬的书法应该得自家族传承,应该是一直都在练习的。
可惜她留下的墨宝很少,仅有《曹娥碑阴》、《钟繇荐季直表》、《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等数篇。不过,虽说是女子所书,但笔力坚劲,风骨秀逸,已具名家气象。尤其是《曹娥碑阴》,无论是布局还是用笔,都尽显大家之风。
只可惜这样一位才女,命运却非常坎坷。在她一生最美好的年纪,正逢乱世,她经历了一场悲剧的爱情,然后远嫁匈奴,孤独死于异域。留给后人的只有那些流传千古的作品,默默诉说着这位才女的悲伤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