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能带翡翠如意吗?
戴玉,与男女无关。 古书有言:“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古人认为,佩玉是君子的重要标志之一。《礼记·玉藻》中有这样的描述:“君子佩玉,洁其身焉”。意思是说,君子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护自己的美玉;还要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崇高。 而且,古代的文人雅士都是喜爱玉石的。他们以玉比德、借玉寓志,留下了许多咏玉叹玉的经典诗篇。
唐代诗人卢仝,是一个嗜玉如命的人。他在诗中这样写道:“玉珰敛起黄金尽,闲坐无言垂泪痕。”“自怜一病年年在,不道人间有白发。”“此身不知何处去,此心莫恋世间名。”
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是个爱玉之人,他在被贬杭州时作《得子环三首》:“精光暗吐莲花生,中有真珠大如粟。老夫平生好事,只有几件儿足可称述:爱山却爱湖,喜酒还喜茶。爱子环更爱惜,今始四件齐备矣。”
至于文人的印章,用玉材所作的更是不在少数。比如明朝著名画家徐渭有一方印章,是用一块青田石雕成的,上面刻着“白阳山人”四字;清末诗人、文学家龚自珍有一枚印章,材质竟然是碧玉,上面雕刻着“芙蓉城主”四个字-----这是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芙蓉如面柳如眉”来指代他的妻子。
总之吧!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无一不醉心于玉石之美。他们以玉比德、借玉抒怀,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 这也说明,爱玉、赏玉、佩玉,与男女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