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君砺是书法家吗?
“中国自上古就有写字和书法之分,前者注重实用性,后者强调艺术性。” 这句话说明:书法起源于中国,但书写(包括官方的公文、私人的书信等)从一开始就是一门艺术。 “在东汉崔瑗的《行书势》中,对‘行书’的定义是:‘若草若行,流便自如。’(《书谱》)这个定义说明了行书的特点在于流动便捷。”“草书起于汉初,其特点,主要在于笔画连绵不断而又疏放自然。” 以上说明,汉字从甲骨文始,经过金文、小篆到隶书,有了一定的字体结构和书写规律,到了东汉末年,人们发现隶书写起来很方便快捷,于是出现了草书和行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楷书是汉代兴起的一种字体,但严格意义上讲,楷书是从魏晋南北朝才逐渐定型并广泛使用的。
按照题主所说唐伯虎所书的碑刻中应该包含行楷或行草,因为唐寅生活在明朝。那么,问题又来了,唐朝有楷书吗?答案显然是有的,如柳公权写的《玄秘塔碑铭》;唐朝有没有行楷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写的《雁塔圣教序》就是典型的行楷书法作品。然而有人会说,怀素不是唐朝的吗?他的草书不算是行草吗?当然算,但也只是他个人风格使然。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第一,先秦及西汉,文字(包括印章)主要讲究实用,是一种工具;
第二,东汉后期,文字开始艺术化,人们开始把写字当成一种艺术品;
第三,东汉末年,为了书写的便捷,产生了草书和行书;第四,唐以前的文字(包括印章)多求工整规范,而唐以后的艺术印风追求随意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