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翡翠手镯什么价钱?
在云南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一伙盗墓贼挖到了一只珍贵的“汉代玉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汉玉镯”其实是1700年前南越王赵佗的御用珍品——翡环!
经专家鉴定后,他们发现这件“汉玉镯”由优质青绿色硬玉雕刻而成,玉质细腻,光泽柔和,整体形态美观,制作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而且,“汉玉镯”的外圈和内圈分别刻有82个和95个同心圆,这在古代玉器中是十分罕见的,可谓绝无仅有的一件精品。
更为可贵的是,经过两次考古发掘,这件“汉玉镯”竟然重见天日、完整无缺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珍贵的文物,它在流通过程中的经历却是极其坎坷的。原来,这伙盗墓贼不仅偷走了“汉玉镯”,还残忍地杀死了守墓人。
得知这一情况,当地政府迅速组织力量对“汉玉镯”进行跟踪追缉。但是,由于当年技术所限,警方并没有找到这件文物的踪迹。 直到几年以后,在另一座古墓中,警方才再次发现了这件“汉玉镯”的下落。不过,此时它已经被人切割成多个块状,放置在几个不同的盒子里。 为了将失散多年的“汉玉镯”聚拢在一起,有关部门特意聘请了文物修复方面的权威专家进行“抢救性修复”。
经过仔细拼接,完整的“汉玉镯”终于重现天日,而它那不平凡的身世也由此得以揭开。 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中期,汉武帝派兵攻破了岭南百越地区,在那里设立了三个郡。其中,番禺(今广东广州)管辖的地区便是南越国中心所在地,而南越王赵佗的陵寝就位于番禺城内。
赵佗死于公元前136年,葬于公元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35年。他的墓穴周围陪葬了大量的青铜器、漆木器和陶瓷器等物,其中大部分属于生活用品,唯独少了一套玉制品。这套玉制品包括三件玉衣、两件玉枕和一对玉环,而这件“汉玉镯”正是其中的一件玉环。
从出土时镶嵌在铜柱上的痕迹来看,这件“汉玉镯”原本应该是成套的。只是后来遗失了一只,所以只有一只“汉玉镯”找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汉玉镯”的外圈和环内均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辨。这些字是:“皇考召陵侯臣佗哀哉,延光四年四月,新阳主臣奉遣谒者仆射臣隆,奉谥令史臣宣、尚书令士孙喜,与太尉谏议大夫光禄勋渠充等,持节佐助冢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