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家具书籍谁编写最为出名?
清式家具在造型、装饰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是具有高度艺术性、技术性的传统家具。清中期以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侵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深,清式家具开始逐渐融汇西方建筑、室内装饰手法,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关于清式家具制作工艺的记载很少,仅知计成的《园冶》中有“凡新制软家具,为保长久,先以桐油或熟漆刷其内里,以防潮气侵蚀;其次,木架必用榫眼结构,以长柱短枕加霸王枨连接,以增加承重,使结构稳固,以铜饰件加固易损部位,使之牢靠耐用。
在用料上,凡制作贵重家具,其边抹厚实,腿足硕壮,且多靠料攒框,少用边、抹混一者,其花板与牙条则一高一低,镶装成套。”此外。清中期以后出现了中国唯一一部专谈家具的书籍——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关于家具的部分,书中载有制作硬木家具(多为紫檀)和漆家具的制作样式,与现存实物比较吻合。
另一部为清中期浙江人阮葵生以笔记体例写的一本史学著作《茶余客话》卷14中《工师·楠木床·紫檀枕》一节,专门记述家具制作事宜。
书中记载:“江南制器尤工,琢砚器则嘉定,制扇则苏杭,织锦则南京,嵌镶则新安,雕琢则广东,髹饰则佛山。其制床,则苏州之桃坞;制妆具,则嘉定之黄溪塘;机梭之工,则常州宜兴,湖丝潞茧,出非一地。其织机,全以人工,不借风力,然皆用小艇,梭往返其中,故机可以随身而行。机工非土著,率以男妇数人,划艇,自吴城及溧阳、宜兴等处,顺流张幔,暮夜而行……至于妆奁之属,其费更倍于床。若制大橱高四五尺,宽广倍之,其中二格,每格四层,层置妆具及酒器。其外多嵌五色石,间以镂金,费至数百金。至以楠舟之大者,改为床,其值更不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