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用水称重最准吗?
不用水,直接用砝码。
先放结果:实验用4块大小相同的老翡翠挂件(有绿、有黄)和1块新坑种翡翠挂件(满绿),用天平称量,5次重复,平均值差值在±0.2g之间。说明:“同一人、同一块玉石,多次称重会有误差”这一点我肯定,但误差极小且是在可接受范围内。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游码归零后,最大称量值600g)。 实验过程:将玉件用清水洗净晾干后称重(第一次);然后用细丝线拴住玉件悬挂起来,不接触任何金属物品,两天后再称重(第二次);接着用食用白醋浸泡30分钟后取出擦净(第三次);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擦干水分并立即称重(第四次);最后放置在密封袋中48小时后称重(第五次)。
实验结论:经过以上5次称重,除最后一次与第一次有轻微差异外(-0.2g~+0.2g间),其余几次完全一样。由此证明:玉器在自然状态下,自重变化很小,每天不超过0.2g,可以忽略不计。而市面上有些所谓鉴定方法说能测出1kg以内的重量差,显然是非常不可信的。 有网友说用盐水,这方法我没试过,估计不行。因为天然宝玉多为晶体结构,其中阳起石Fe2O3含量较高者呈淡绿色,含透辉石CaTi6O11者多呈黄色。这些颜色经盐水一泡,马上就消失了。 用酸试也是不科学的。虽然酸性介质是宝玉天然的寄生环境之一,但大部分玉石受酸碱作用会很稳定,只有部分特殊品种会与酸作用产生反应,比如钙铝榴石质玉石(南红玛瑙)遇醋会产生气泡,而碱性玉髓类玉石(东陵石等)则会被酸溶解。不过这种反应速度非常缓慢,不可能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几分钟就能得出结果。
通常而言,水称是所有称量计中误差最小的,但前提是,你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在最佳的环境下操作。首先水称是通过测量比重来折算出物体质量即重量的,需要测量两次,一次测物在空气中的重力,一次测物体在水中的重力,两次的差值即为物体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水称的称量结果会受液体温度、气压、密度的影响(即重力加速度)。比如在山上和在平原称出来的结果就会不同,这是由于重力加速度不同造成的。再者,由于是两次测量差值的计算,会使得误差扩大。通常的精度是0.01克(10毫克)。如果要求更高的话,就必须注意测试环境了。
现在来看看普通玉器商所使用水称的情况。通常的水称的精度要求是0.1克(当然现在市场上精度为0.01克的水称也很多,其原理和精度并无质的区别),这就意味着,一克以下的器物其误差就有可能达到10%。对于如此精度的水称,要想在普通环境下称得准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被测玉件是否彻底干干净净?表面是否挂了微小的水珠而未察觉?这些都会影响称量。再比如,用棉线之类的东西系住玉件再放到水里称量,棉线的湿胀率是多少?棉线是否真正浸润入水中?这些都会影响称量结果。还有,由于每次都需要分别在空气中和在水中测量两次,再计算出结果,也会扩大误差。
由于玉器商使用的水称一般都是0.1克精度的电子水称,其测量量程(最大称量)通常是100克。要想用它称1克以下的器物,并且希望得到可靠、准确的结果,那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如果非要用,其误差有可能达到30%(即1克的器物有可能称出来是1.3克,也有可能是0.7克!)。现在市场上有些水称精度是0.01克,这样的水称,要想准确使用,也必须按照严格的称量方法使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