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荧光是什么?
荧光,这个词在珠宝行业里是十分常见的。例如,在鉴定宝石的时候,会看到“有荧光”或“无荧光”的描述;在评价玉石品质的时候也会谈到“会有淡淡的荧光”或者“没有荧光或微乎其微的荧光”等。
那么,什么是荧光呢? 荧光就是某些物质在受到光照时能发射出可见光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fluorescence)。只要具有发光能力的物质,都有可能产生荧光。 而天然存在的能够发光的物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身能够发光的,如夜光石、磷光石等;另一类则是不能自身发光,但能够接受周围光源的照射并反射的光线,也就是具有漫反射作用的材质,比如琥珀和有机玻璃等。
对于天然的宝石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荧光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例如紫水晶在紫外线下的反应,如下图所示。 这其实是由于紫水晶含有微量元素钼(Mo)引起的。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钼元素被激发而产生的。 不过,这种由于金属元素被激发而产生的荧光,通常都是很弱很弱的,难以用肉眼捕捉。
但是对于某些人工处理的宝石而言,荧光就是很重要了。例如,B货/C货玻璃制品因为填充物中含有荧光剂,所以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会发出蓝色或绿色的荧光。而天然翡翠由于结构中的阳离子被阴离子所取代,也常常会出现荧光明暗的程度有所不同,这又被称为“春带彩”或“春墨”。 在鉴别真假的时候,发现这一特征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