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业通宝宝泉局价值多少?
机制铜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朝廷正式谕令各省仿铸铜圆。各省先后在省城或商埠中心设立造币分厂进行铸造。由于清廷未对造币模具颁布统一的式样,所以地方铸币往往仿照大清铜币进行铸造,加之成圆后的清政府忙于内忧外患,对于铜圆主图文样未能作出统一的规范条例,致使各地铸币厂在造币时,铜圆主图文样差异较大,并且主图为“中心珠圈内铸阴文或阳文‘光绪’、‘大清铜币’以及干支纪年和记重,外环珠圈的五彩宝珠圆背龙币”的正宗大清铜币并没有成为铜圆主流,而是被各地私自铸行的各式机制铜圆所取代。于是,各省所铸铜圆币值、重量、成色、图案、文字、大小各异,种类繁多。光绪三十一年湖北省造背“湘”大清铜币“咸丰通宝·宝宝泉局”样币一枚,PCGS SP65BN;币面铸“咸丰通宝”四字,直读,楷体,左右为满文宝泉,下为汉文“宝宝”;币背无满堂文,珠圈外上部有满文宝湘,下部有汉文湘局,为湘局模仿宝泉局钱币型式铸造的样钱。钱经3.8厘米,厚0.24厘米,重17.9克。泉界通称作“湘局仿宝泉咸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