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玉产自哪里?
“玉”字,在古汉语里,意思非常广,可以代表多种矿物,比如金、银、琥珀、水晶、玛瑙等等,都可以称为“玉”,不过这种用法现在已经很少了。 现在的“玉”,多指软玉,即传统的“新疆玉”,学名和田玉。虽然主要产地是新疆,但这里所谈的“产玉之地”,却并不是特指新疆,而是说我国古代,把含有玉石的地方都称为“产玉之地”。
例如《周礼》中就记载着“周玉”产于“三危之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很多“西王母国”的奇珍异宝,其中也有“夜光常满璧”(又名“月精石”,即月亮上的辉光)和“水碧”(即水晶),这些宝石,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备受推崇。
除了软玉以外,现代的“玉”还用来专指硬玉,即翡翠。据说因为其色彩丰富,又具有油脂光泽,古人认为它是“宝光焕发”,所以被称为“玉”。实际上,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玉”,大多是缅甸生产的翡翠。 至于题主所说的“石头里的精华”“石头中的贵族”,我猜指的是宝玉中的软玉和硬玉,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真玉”。
之所以有这一种叫法,是因为它们都有着类似玉石的特质——韧性强、不易碎、有光泽,并且都具有染色性(可染成各色)。 所以,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美丽的石头,都可以成为玉;而从狭义上来说,只有少数几种岩石,才能称得上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