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水先看哪个?
看到好多答案都是理论派,那我就讲讲实操经验吧(虽然我也就实操了两年) 刚开始实操的时候,我对于种水的判断和现在大部分顾客的认知差不多,就是看水的通透度,越透越好,这样的认知源于我早期的审美不够,当时对颜色不是很敏感,总认为颜色是加分项,而水头则是必选项。所以经常会买回一些水头好的但颜色偏差的货品。 后来接触更多的货,结识更多的朋友后,慢慢开始改变自己的认知。
首先,我要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种地”和“水头”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评分项。很多同行喜欢把“种地”称为“种老”或“种嫩”,以表示“种”的老与嫩。事实上,“种”是指玉质的结构,而“水头”才是指透明的程度。就像有人总说自己的手镯是冰种,其实他的手镯可能只有三分水,这种表述方法就不太科学。
判断种水时,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评估它做首饰的可行性(除了部分收藏级或科研级的货品)因为如果一件东西做首饰用都不合适的话,那么无论它是什么种、什么水头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通常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件货物能不能做首饰:
1.结构是否干净致密;2.颜色是否均匀明亮。 如果两者任何一个方面有问题,那就说明这件货不适合做首饰,就算它种水再好也没有意义。种水和颜色的搭配要综合考虑,而不能单一地、片面地强调色好或者种好。当然,有些特殊品种除外,比如木那雪花棉,其特征就是在肉质粗厚的部位聚堆分布着形似白雪的棉絮,由于这些白点大小相近且排列有秩序,在光线的照耀下犹如雪花一般,因此很受人们喜爱,它的特殊结构和颜色搭配成就了它特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