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和绿的翡翠好吗?
这个颜色其实跟品种并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由翡翠形成过程中吸收的外来金属离子决定的。翡翠是由硬玉岩经长期地质作用(风化、侵蚀)和局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在形成过程中,如果周围存在含铬和含钛的矿物质,就有可能融入其中,形成不同的颜色。但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染色作用是缓慢的,不是瞬间形成的;二是这种染色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整块石头都染成相同的颜色。这就是我们经常在高档翡翠中看到一种叫“色根”的存在的原因,它实际上是紫色或绿色浓淡变化的过渡区域。 那是不是有绿就有绿根,有紫就有红根呢?也不是这样的。比如下面这两种,虽然都是满色,但有绿根和无绿根看起来真的完全不同!所以能不能出现绿根实际上取决于形成过程中的外部条件。
不过就算有了绿根,也不代表一定就是黄底色的绿,可能还会是阳绿或者春带彩等等。这就要谈到前面所说的外界物质对颜色选择的影响问题了——如果形成过程中吸收了铁元素,则会呈现黄色调;如果吸收了锰元素,则会有较深的绿色;而若吸收了铬元素,则会呈现艳丽的鲜绿色。所以,除了绿根之外,我们还能根据颜色差异找到颜色的源头,也就是颜色更浅的地方。通常来说,这些地方都会出现一些细微的特征,如渐变带、色带、色窝等,只要仔细观察,总能找到一些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