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上的印章怎么念?

牛望鲁牛望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书法的“章”,有几种概念:

1、指章法的“章”;这是书体的基本结构安排形式和章法布局的形式原理(或原则)。如: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等是书体的结字的基本原则,也是行草书的章法布局的基础法则之一。一般说来,草书章法比较自由些。

2、指的是印章;在书法创作中为了美观有时要加盖印。这就要考虑印的大小,位置,与字的搭配协调等问题了;当然还要考虑印章的用字是否正确无误,因为古代篆刻印章大多是有一定含义(即所谓印文的寓意)的。如果不懂就随便乱盖,那就成了外行了! 因此说,盖章是讲究的。不是随意而为之的。

3、古人常以“章”称自己的作品。如称苏轼为苏东坡,苏文忠,文忠公;称米芾为米南宫,米襄阳;称赵孟頫为赵松雪,松雪道人。这些人的称号里都有一个“章”字,可见他们的文章,书画作品都可称作“章”。这也表明,“章”在古代具有很高层次的艺术水平的要求。 另外,古时也有将作者的名字写成两个字或者三个字,其中第二个字称为“名”,第一个字称之为“字”,第三个字才称之为“号”“表字”。

现在人们习惯把作者名字的第三个学称作“号”。比如:杜甫,字子美;陆游,号放翁等等. 现在已很少有人按古时的这一规矩来称呼自己了,所以,我估计题主所说的所谓的作者的“章”是指上面提到的第一种意义上的“章”----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章”法。而不是上面的第二种意义上的“章”----作为艺术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印章”。 所以,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对于书法作品中的“章法”应该了解并熟悉其基本规则和要求。

2、对于作品中是否需要使用到“章”(指印章)应作具体分析对待而定;需要时方可加盖。 3、如果是初学的话最好不要去搞那些“章”法的东西,以免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4、建议不要随便去使用别人用过的印章来给自己添“章”,除非你十分确信那枚印章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呵呵! 我所理解的也就这么多了。

优质答主

这个字是“印”字的繁体,读音同“音、因、阴”的音序。 (在电脑上打不出来) 这个字是个形声兼会意字。左边为“印”,右边表示声音,下面是“肉”。所以右半边的偏旁表读“yīn/yin" 上面部分是一个指事符号。它有两个读音和两个意思。一个是“yìn/yn”,意思是“标记”或者“标志”;另一个是“yǐnɡ/ynɡ”,用来称呼古代帝王的画像。

至于这个字的字形是怎么来的,我也不是很懂。但是古人造字的时候是有依据的。比如这个字上半部分的“辛”“示”都是与祭祀有关的字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