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荧光条好吗?
先上答案,有荧光的翡翠一定是A货,没有荧光的翡翠一定不是A货吗?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市面上的翡翠大概可以分为A、B、C三种类型。 A货是指天然形成的,只经过清洗、过滤等简单处理的翡翠,这种翡翠内部含有荧光物质,在长波紫外光灯下会发出淡蓝色或淡绿色的光。 B货则是一种人工填充处理后的翡翠,里面填充的物质为环氧树脂胶等聚合物,行内称为“充填改性琥珀”,这类翡翠在长波紫外光灯下也会发亮。 C货是人工染色处理的翡翠,用化学方法将原本无色或者淡薄的翡翠加染上各种鲜艳的颜色而制成的,这类翡 翠在长波紫外光下会有异样的发光反应。
可见,有无荧光并不能作为判断翡翠真假的一个标准,但可以通过这个特征来初步判定该翡翠是否为A货。 那如何鉴定真正的A货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测量折射率了。 A货翡翠的折射率为1.65左右;而B货和C货由于结构已经被破坏,折射率会有较大差异,B货为1.62~1.64之间,C货则为1.60~1.63之间。通过计算反射率和吸收率再结合折射率就可以轻松分辨出到底是A货还是仿制品了。 不过,现在有很多商家为了欺骗消费者会将B货精心打磨,再染上一层与A货相差无异的颜色,这时仅凭肉眼是很难判断出其真正的种水色,因此就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了。
比如,使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可以观察到天然的翡翠表面会有一层蜡状光泽,而B货的表面会较为粗糙,可见细小的凹陷,且会产生酸蚀纹(图)。 再者,可以使用硝酸汞溶液滴在翡翠表面,纯天然的翡翠会呈现出清晰的六边形晶格,而假货则会慢慢溶解变黑。 最后,可以用盐酸溶液浸泡,如果浸泡后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物则是B货,若是黑色颗粒状沉淀物则为C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