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乌鸡种翡翠?
首先,我们要明白乌鸡种跟鸡的关系并不大,它只是因表皮的颜色似乌骨鸡肉,因此得名“乌鸡种”。 这种颜色是黑色素在表皮下面沉积引起的,所以我们在光下会看到表面的深色条纹(光线穿透皮肤表面下的鳞片,发生衍射而形成的)。 用强光照着玉石,观察它的外观,如果有像羽毛样的黑色结构,并且分布均匀的,就是乌鸡种了! 如果有像羽毛样的黑色结构且分布不均匀,或者有一些白色结构(这是石纹而不是绺裂,一般不用担心),那么它不是乌鸡种。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去正规的珠宝机构鉴定一下。
其次,我们再说什么是翡翠的种。 种是行内对翡翠的透明度的统称,它可以分成五个档次: 5种水头极好,完全透明; 4种水头好,比较透明; 3种水头一般,有些干; 2种水头差,比较干; 1种水头极差,很干甚至发涩。 我们肉眼根据透明度区分种的档次可能不太准确,最好是用光电仪器测量。但一般人没必要这么精细地去区分它们,只要记住两点就行了:
第一,越透明的翡翠,价值越高。 第二,种干的人为因素比较多,要注意甄别。 常见的假翡翠大多是经过人工处理来增加其亮度和通透感的。最常见的就是灌胶和染色。 天然翡翠的结构一般是很坚固的,不会有明显缝隙。而那些质量差的或假的,往往会有缝隙或者用胶物粘连。我们可以在不打灯的情况下,仔细观察。
最后,我们来说价格。 市面上常见的翡翠价格从几元一克到几万元一克不等。 这主要与种和水头有关。通常来说,同等用料情况下,水头越好,价值越高。如果种很差,即便做成蛋面戒指之类的,也很便宜。 但是,如果种很好,但颜色较深,那就会影响价值,反而不如一些种差色好的。 所以,综合来看,同样重的两件翡翠,一件细润,淡绿,但水量不足,一件水足,微黄,但底子略显粗糙,可能后者价格反倒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