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作品是谁画的?

薛峻峻薛峻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2年到1953年,画家董希文先生,接受任务,为新中国开国大典历史留念,创作了大幅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作品取材于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典礼时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庄严、神圣,千钧之重一刻的场面,这一幅画描绘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宏伟气魄和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后的欢欣鼓舞、热烈沸腾的激情,以象征性和概括性的艺术语言,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伟大时代序幕初启的光辉景象。从色彩的审美感受上,这幅画也深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绚丽璀璨的色彩和对比强烈的明暗变化,烘托出热烈红火的喜庆场面。

董希文先生在完成这幅举世闻名的力作时,曾说:“《开国大典》这幅画,要创作出一个新中国的诞生,一个历史时代黎明时刻的典型画面。在处理这幅画的色彩时,我想起了我们在延安时期听过的陕北民歌:‘东方红,太阳升’。于是,我就决定在色彩上要像初升的红日那样辉煌,要有光芒四射和蒸蒸日上的感觉。我在具体用色时,以红色为主调,以白色、蓝色、灰色、黑色搭配作陪衬,这样,鲜艳热烈的红,就成为画面色彩的主导力量,使整幅画面产生出欢腾热烈的气氛。” 为了使《开国大典》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董希文先生对场景作了必要的典型集中,他把站在前排的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领导人和毛泽东的形象,作为画面的主体,通过他们饱满的神情,集中概括了当时中国人民所迸发的无限欢欣和自豪的思想感情,并且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光辉形象上。董希文在这里用的是写实的手法,把每个领导人的姿态、面貌和服饰,都描绘得生动而富有个性,突出地展现了他们的伟人风采。而对画面后方天安门城楼上的乐队和群众,则又采取了抽象概括的处理方式,用各种色彩的彩带,象征性地表现了乐队方阵;而把群众的形象则以点带面,主要描绘了面向城楼左边的一群,作为烘托整体气氛的典型。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则是用色彩密集,富有装饰趣味的地毯纹样来概括其情景,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增强了喜庆和热烈的氛围。画面中央,一个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不仅象征着新中国开国大典时刻的神圣和庄严,也具有蒸蒸日上的象征寓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