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什么颜色稀有?
个人认为,在翡翠中,绿色是最为普遍、最常见的色彩;而紫色则最为稀少、珍贵。 这里所说的“紫色”不是纯粹的紫罗兰色(粉紫色)或皇家紫,而是指接近紫色的偏蓝的紫色,也可以称为“紫罗兰色”。 在天然翡翠中,有一种特别的品类就被称为“紫罗兰品”。它是指那些底色(地子)为白色或是淡色的,局部或整体有紫罗兰色的色调分布的翡翠。 由于紫色是由含锰致色所致,无论是深紫色还是浅紫色的天然翡翠,我们在内部都很容易找到暗绿色的条纹或者块状物。这些绿纹/绿块就是锰离子渗透到翡翠晶体中间形成的网状结构。在天然黄棕色的翡翠中常常会有这种绿纹出现。
而在天然的紫罗兰色翡翠中,虽然也会有绿色的纹理,但这种黄色调已经被彻底替代,我们看到的只是满色的柔和的蓝色或者紫色。这是由于铬离子取代了原来的绿色成分,使得颜色不会偏向黄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色调来判定是否为天然紫罗兰色的翡翠。 当然,如果将这样的紫罗兰色翡翠放在光源下仔细观察,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在内部存在着大量的针尖状的黑色矿物颗粒。这些黑色的矿物颗粒主要为黝帘石(Chrysotile);而紫色则是由铬云母晶体形成的。
除了天然翡翠外,目前市面上也存在大量的染色翡翠,也就是俗称的B货和C货。 一般来讲,染紫色比较常见的是人工合成染料。因为天然染料很难染上翡翠的颜色而且染色后颜色不均匀。所以人工合成的活性染料是较为可行的选择。例如,对苯二胺等有机染料就能很好地附着在翡翠上。 而经过染色后的翡翠,在阳光底下进行多角度观察时,可以发现颜色分布有着明显的条带或者点块聚集现象,这就说明颜色是在基体表面形成的。也就是说这些染料是覆盖在翡翠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