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叫伏什么山人的?
是“福山水”,而不是“伏山水”。这个字打错了! 这个名字应该是“福地山人”(或“福聚山人”),而不是“伏山水人”(或“福禄山人”)。 可能题主是看到“福山水”的印或者“福山水印”的提法。 但“福山水”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福地山人”。
网上搜到一个“福州水印”,不知是不是题主需要的。 不过这个水印中的“水”字和“印”字都多一竖。 下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并且最早采用的是形象记字的方法。一个字的笔画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随随便便多一个笔画或者少一个笔画。
比如“明”字,是日月之明的“明”,不能把上面的一撇省略了写成“日月”;也不能多一笔写成“目日”。 但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不可能无端地多笔或少笔。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来源。 “福”字其实是个象形字,像双手捧着酒坛的样子。上面的“一”表示酒的顶部,下面的“口”表示盛酒的容器,整个字形表示一只手拿酒坛往嘴里送的意思。
从“福”的字形可以看出,这个字和手有关。古代人用“手”旁的字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这样,我们就会想到“扶、抚、斧、辅”等等字。但这些字不是以“手”为主结构。 “手”在这些字中只是偏旁,作意符使用。而“福”字是一个以“手”为结构单位的字。这就使得“福”字比较独特,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那么,为什么“福”要这样写呢?我猜测这是取象于手捧酒坛祝福别人时举手的动作。
我认为将“福”写作“福气”“享福”“福运”之类是没有道理的。至少是不符合造字本意的。至于“福至心灵”“福星高照”之类的词语,我认为其中“福”的意思已经虚化,不再指具体的幸福感受,而是指吉祥和幸福降临的可能性。这种情形有点像现代汉语中的“福”字,已经变成吉祥物,可以送给孩子祝福平安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