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裸件是什么?
“翡”指红色、橙色的玉石,“翠”指绿色;绿色的玉叫翠,红色的玉则称为翡。二者结合,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翡翠”。 不过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目前行业内认为的“翡”和“翠”二色是指天然色泽,而市场常见的“红翡”和“绿翠”是经过了加工的,即经过浸蜡、漂白、染色等处理,使得红翡鲜红艳丽,绿翠润泽明亮。 当然,也有少部分不染色,保持本身自然的颜色,这样形成的“裸翡”,价格相对要便宜一些。(注意!这里说的染色并不是贬低的意思,其实许多翡翠经过染色会更漂亮哦~)
1.根据颜色区分 按颜色划分,可分为无色(白色)、浅绿色、正绿色、深绿色、暗绿色、墨绿色、黄色、橙色、棕色、灰色、黑色等。 无色或白色的翡翠,行内称“清水底”,这种颜色的玉料,透明度一般较好,用行话来说叫“水头足”,如冰种、玻璃种的翡翠。
2.根据质地来分 除了颜色外,影响翡翠价值的重要因素就是质地了,也就是说,同样一种颜色,有的价值高,有的价值低,这取决于质地的区别。 而从质地来看,翡翠可以分为:玻璃地、冰地、糯米糊、豆渣糊、细糯、粗糯、干青、湿青等等。
3.根据产地区分 除了以上两点外,影响翡翠质量的因素还有产地,一般来说,越好的材料,其产地越明确。 比如“老坑玉”多产于缅甸抹谷一带,“新坑玉”大多出自缅甸曼西姆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