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扳指怎么带?

竺修川竺修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明代,一般文人都喜欢带念珠,比如说《儒林外史》里面就有很多描写,到了清代,读书人仍然继续延续这一传统,而官帽后面那两根长长的翎管,其实最初就是用来插念珠的。 不过,这跟古代的扳指可不是一回事。

古代扳指有两种,一种是戴在手上显示身份、地位或荣耀的饰件,这种扳指和现在的手表差不多,不过大小比现在的手表要小一些;另一种则是用在射箭的时候,护住弦口,起到保护作用的部件——这东西跟现在的射箭眼镜有点相似。

清朝初年,上流社会的男子几乎没有人不佩戴扳指(虽然他们可能并不一定会射箭),这是他们标榜自己拥有“骑士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你可以看到《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不管在哪里,手里总是拿着个东西,其实就是那个叫“通灵宝玉”的扳指。 至于这个扳指是怎么戴的,我找了张清帝行乐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注意看乾隆皇帝的右手,他确实在戴着一个扳指! 所以说,既然是戴在手上的物件,肯定是有固定位置的,否则的话,你手指粗了、细了、长了、短了,怎么带得进那种圆圈形状的扳指里去啊?

计鸿泫计鸿泫优质答主

翡翠扳指,又称翡翠班指、玉扳指,属于玉器的“扳指类”中的一个品种,佩戴于手指,用于装饰。古代用以拉弓的器具(戴于手上的拇指上),防止拉弓时绳索勒伤手指。也作为佩物,明清时期的满族人喜欢佩戴。传统扳指多为圆形,前部浑圆光滑,便于扣弦,后部较薄稍呈扁平(个别器前后为同样的浑圆)。

一般用玉或犀角一类非常坚硬的材料制作,将玉扳指戴上右手大拇指上,用右手抓箭尾,左手抓弓弦。拉弦时,弦线接触手指部分是玉扳指,而不会直接勒到手指。现代人一般很难想象这种拉弦方式。因为普通材料制作的扳指根本承受不了弦勒的力量,时间长了,手指就无法拉弦了。玉扳指是为防止弓弦勒伤手指而产生的,制作玉扳指主要考虑的不是美观,而是坚实牢固。所以,清代以前的玉扳指都是很朴素的桶形,而且一般也不成对出现,每只手仅需要一个扳指就可以。

清代以后,翡翠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翡翠扳指的用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符合制作扳指的翡翠原料本就不多,因此翡翠扳指的稀缺性更加突出,一些优质的翡翠扳指在当时也价格不菲,成为彰显身份的特殊物件。在雍容华贵、崇尚奢丽的清代宫廷和王公贵族群体中,翡翠扳指的身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以致在清末很多重要的翡翠扳指被宫廷和王公贵族搜罗一尽,流传到民间的已经非常稀有了,因此,流传到当今的清代翡翠扳指,已经属于价值不菲的顶级皇家御用翡翠珍品了。翡翠扳指因其象征武士尚武的遗风,故多为成年男子佩戴,一般戴在右手大拇指的指根部,这样佩带既符合佩戴翡翠扳指的本意,也是对传统扳指文化的继承,同时,右手为我国习惯用的主导手,佩带翡翠扳指可以保佑万事安康、吉祥富贵。

当然,出于美观和彰显身份的需要,如今的女士同样可以戴翡翠扳指。女士所佩戴的扳指可以戴在小拇指、无名指或中指上,一般不建议佩带在大拇指上,因为现代的扳指一般成对出现。如用一个扳指戴在大拇指根部,另1个扳指戴在其他手指上,这样佩带由于大拇指和其它手指的关节高度不同,会让所戴的2个扳指不在一个高度上,从整体上看不够美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