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是断口料?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断口”这个概念是用于描述材料的断裂形态的,一般分为三种: 从“断口”的特征是可以大致判断其产生的原因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推测一个材料是因为承受不了自身或外界应力而发生崩解还是因为矿物晶体间结合力不足而导致断裂分离。 因此我们根据“斷口”的特性就可以大致判断其原因了,如果是因內部应力导致的「爆裂」狀態,那麼通常可以通過打磨去除表面幾毫米的皮殼來消除內部的應力集極點,讓其漸漸消滅至表面溫度降至與環境溫差不復存在時為止;如果是由於礦物結晶間黏結力不夠則容易處理,在清洗時多費一些功夫即可。
但這些方法都只是治標不治本,不論如何都不能徹底消除變種的可能性——就像我們無法完全排除人造树脂可能產生「老胶」一樣,我們只能盡量提高成品品質及降低損失率而已。 不過,對於部分特殊的「斷口」,上述方法可能不起作用甚至需要更嚴謹的處理程序才能完成。比如以下兩種: 這類「斷口」大多出現在翡翠原料的切剝工序中,是由於受外力作用(如切機)而發生的裂痕,多呈細長狀且有延伸性。另外,有些會形成帶有平行稜角的齟齒狀痕跡,這是因為裂隙面在張開時受到研磨而形成的。對於這類「斷口」,若未延伸到外表,一般只需繼續打磨抛光便可顯示美麗的翠綠顏色;但如果裂痕較深且露出風化層,則需要補琢,方法是先用筆刀修去裂痕上的風化積塵,再用同色的補石調配好顏色再行加工。 此外還有一個特別的例子需特别提及: 這是以低品級綠色玉髓製成的詐騙商品,經過漂白充填後冒充高品級綠色翡翠,雖然内部純度和綠色都可達到真品的要求,但在切剥加工時由於受力狀況不同而會出現明顯的「斷口」紋路,這便是作假時為了隱瞞破綻而入戶的線條。只要保持表面光潔,勤加抹拭,不使其沾上油性潤滑劑,此類「斷口」便無法發揮門檻的作用,反而會因表面的磨損漸漸淡化,最終被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