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翡翠和料器?

武思序武思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料器,它又有何特点。 所谓料器,又称琉璃或琉璃器,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利用不同材料的玻璃来制作的艺术品。 由于古代缺乏对玻璃有效的防腐和处理方法,故早期的玻璃器皿非常容易碎,为了延长玻璃器皿的寿命,人们想出了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铅和硫粉的方法,即所谓的“铅硫玻璃”,这种玻璃材质既坚硬又不易碎,是当时十分流行的材料。 但人们也逐渐发现,这种加入铅元素的玻璃有着一定的毒性,不适合用于日用品,于是逐渐改用不含铅的玻璃着色剂,如铬绿、铁黑等,制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玻璃餐具、玻璃杯子等等。 而料器则是指明清时期,由京厂所出的,表面带有彩绘的“铅黄玻璃”制成的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大多造型新颖,色彩绚丽,极具装饰性。

但正是由于料器采用了特殊的制作工艺并加入了着色剂,使得其具有了与天然翡翠极为相似的特性—— 由于着色剂的缘故,部分料器表面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一些品质较好的料器,在经过长时间把玩后还会出现一定的包浆效果,这与翡翠经人把玩后会渐显光泽是一个道理。 而且料器虽然是由人工合成的,但其形成的过程却颇为复杂,至少需要历经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使它在外观上能够接近并且稍差于天然翡翠。

最重要的是,料器虽有人工之妙,但却是纯粹的自然界产物,它是由自然界的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高温熔融冷却后的晶体,所以说,从某种角度上说,料器也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对于怎样鉴别天然翡翠以及人工处理的翡翠已经掌握了八分,剩下两分则是需要掌握如何辨别天然翡翠与人工制造的料器之间的区别。 虽然二者都属于玉石类,且都拥有半透明至不透明、纤维交织结构的特征,但是天然翡翠与料器仍然会有着诸多明显的差别。

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二者的折射率不同,用物理学的知识我们来可以这样解释:当光线照射到不同的物质时,其中一部分能量会被吸收,另一部分则会反射回来,从而在我们的眼中留下了物体影象,而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也就是会对光线的折射有着各自的不同表现。 当我们面对一块待检测的物质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找到其折射率,因为这是判定是否为天然翡翠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次还可观察其色状,一般来说,天然的翡翠都会有色调不一致的问题,比如有浓淡之分,或者是有绿中带黄的“阳燃”现象,这些特征都是料器无法模拟出来的。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其密度的方式进一步确认是否天然。 一般来说,天然翡翠的密度范围在3.30g/cm³—3.36g/cm³之间,而料器的密度则是在2.80g/cm³左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待测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进而计算出它的密度,如果计算得出的密度大于3.30g/cm³,那么就可以断定其为天然翡翠,反之则为料器。

勾怡璇勾怡璇优质答主

人造玻璃翡翠,也称“料器”,在旧货市场上最为常见,它是用玻璃冒充翡翠的假冒伪劣产品,选购时须格外留神,以防上当。

鉴别要点:

1、料器多为深绿、墨绿等颜色,色感偏暗、发闷,无自然翡翠的鲜活灵气。因为料器多用颜色深重的玻璃制造,一是为了显示其价位的珍贵,二是为了遮盖其内部的大量杂质斑点和气泡。所以,料器的表皮看起来感觉都较深、较暗。

2、料器在光的照射下,尤其是侧光照射下,常可见内部有许多不规则散布的乳白色极其细小的絮状物(用10倍放大镜观察更为清晰)。这是料器的重要识别特征。

3、料器的“翠性”(组成矿物片状解理反射光的闪烁)较为模糊,闪光点很小,而且不均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