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行草书法?

宰俊雯宰俊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演变至今有章草、汉简(今草)、狂草等,在狂怪潦草中又分出“小草”和“大草”两种。 大草又称狂草。其特点是运用点画来写出草书,而且更加奔放、恣肆,对点画间的牵丝映带也绝不多加修饰,字字独立而又气韵生动。代表作有唐代张旭的《古诗四帖》、颜真卿的《祭伯父文》;宋代苏轼的《洞庭西山》、《黄州寒食诗》;元代赵孟頫的《千字文》;明代祝允明的《千文断句》;清代傅山等的作品。 行草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象草书那么放纵不拘,也不像行书那样规范易识。所以古人常常将行草作品视为无法之法,为书法家们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许多大家都在此方面有所建树并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与特点。

1.王铎 王铎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他的行草书独具面貌,以行入草,笔笔送到,一气呵成。用笔方面他既承袭了米芾的笔法,又将王献之的笔法融入其中,使得自己的笔墨变化多端,同时还能巧妙地将二王的法度和米芾的狂态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 2.邓石如 为清道光年间书学家,与丁敬并称乾嘉时期的“篆刻两雄”,又与乾隆年间的蒋仁、朱瀚合称“新安印章四派”。邓石如是篆书大家,开创了篆书的新境界,影响极为深远。他主张写篆书应“分隶行楷,皆须入篆法中”,并且提倡篆书要创新,因此他在篆书中参以隶、楷之意,形成一种结体宽博,笔画粗细变化的独特风格。后人评论其篆迹:“笔意劲秀,结构纯朴,超妙入神,直逼秦汉。”这种将篆隶、楷书融为一体的创造精神在当时及以后的书法领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3.郑板桥 郑燮(xī)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诗文、绘画名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师。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颜真卿、米芾、徐渭诸家,后来逐渐形成了潇洒俊逸的风格。他善写兰竹,所作兰花苍劲挺拔,气势昂扬,颇有君子之风。

4.于右任 在民国时期于右任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曾创办过民革和国民党,担任过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和全国国民党主席等重要职务。于右任一生著作甚丰,书法造诣也很高,在民国时期被公认为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他擅长真、草、隶、篆各种字体。尤其是他的草书,堪称一绝。他所创立的标准草书对后世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直到今天标准草书仍被广泛使用着。 5.林散之 五十年代以后,林散之的书法已臻妙境,他的书法作品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甚至得到日本书法界的极大推崇。林散之最擅长的是草书,他的草书取法晋唐,师法二王,同时又汲取了唐人狂草的一些特点。他的草书用笔细腻,线条流畅,字形多变而不失法度,整体给人潇洒自然,飘逸空灵之感。

6.沙孟海 沙孟海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书法史学家、书法家和教育家。作为学者他对我国古代碑刻拓本的研究卓有成就,著有《真赝研究》、《真草连编》以及《六朝墓志疏证》等多部著作。而作为书法家他也是以隶书而著称于世。他的作品笔势雄强,古朴典雅,极富金石之气,给人以雄强之感。

7.沈曾植 沈曾植是我国清末民初的一位学者和书法家,他是近代古文字学家的代表人物。他以经学起家,精研蒙文书艺,尤擅书法。他崇尚北碑,兼习篆籀,后得《玄秘塔》,喜其瘦硬险峻,遂专心学柳。后又临《兰亭序》,得其妍美流便。他的书法结体奇拙,用笔劲健,气格高古,自成一格。

8.林散之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名散之,又名以霖,斋馆名三痴堂,1907年出生于南京市江浦县(现属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自幼喜欢书画,七岁从外祖父杨荫沧学古诗,八岁时就能作诗。十六岁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练习生时开始临摹历代名家法帖。二十岁左右开始游历名山大川,饱览各地名胜古迹,从而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解放后,林先生曾在江浦、南京等地学校任教员、校长等职,1953年入江苏省国画院,曾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浦县文联名誉主席、江浦县政协常委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林散之先生的书画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被海内外誉为“当代草圣”“草圣”,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大展赛中获奖并被国内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林老晚年的主要创作方向转向大写意花鸟画上,所绘墨荷、紫藤等,风神俱足,韵味盎然,深得古哲大匠遗旨。

优质答主

行书,行书字体的一种称呼而已; 草书,是章草、今草,大草(狂草)的统称; 大草亦称“狂草”或“大草”。 行草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书写风格.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字库中收录的字典里有关于书体划分及分类的书体词典解释如下: 隶书(隶)----秦代的小篆(小篆)发展而成的字体。其特点是笔画带有弧度,字形呈长型。

楷书(楷)------汉字的正统。其特点为笔迹划直,方正严谨。

行书(行)魏晋时兴起的新一代字体。在汉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比楷书随意但比草书规范。

草书(草)是一种笔画连贯、结构自由的字体。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章草,一类是今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