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皮壳作假怎么鉴定?
1、“水沫子”冒充的翡翠,俗称“豆渣绿”“冰种”“干青”或“干豆”,是云南地区常见的玉石,属于翡翠品种之一。它透明度高,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状;颜色较深,有浅绿色、深绿色或蓝绿色等,但色彩单一且无变化。
2、用玻璃、塑料或者云母制成假料,这种造假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打磨、抛光、打孔等等加工手段使其外观更加逼真。 用这类假料制成的首饰,肉眼仔细观察时能发现其表面光滑且具有反光性,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将假料放在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会比较沉闷;若将真的翡翠首饰和假的塑料、玻璃手镯一起轻轻敲击,两声响度差距明显。 另外,由于这类假料大多经过高温处理,所以触摸时有发热的感觉,而天然翡翠则没有此感觉。
3、染色剂+无机颜料=色卡,涂抹于原石表面,人工上色。 因为翡翠原石的外皮一般都有矿物质的颗粒感,因此只要找到合适的颜料,上色并不是难事。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染色剂多为无机染发剂(无机染料),它是用碱式盐溶液浸泡原料,使染料附着于原料上而成。 无机染发剂颜色丰富,按色调可分为棕色、褐色、红色、黄色及绿色等系列,按染色深度又可分为浅染、中染与深染。 用紫外线照射原色翡翠后,在宝石天平上放一张白纸,然后让白纸上出现荧光反应的就是人工着色了。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原本颜色很淡的翡翠变得鲜艳诱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