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佛算翡翠吗?
首先,“冰种”和“糯种”是翡翠行业内常见的两种种水称呼,但是它们不是国家或行业标准名称,所以并没有统一严格定义。例如市面上有些商家把种水很好的翡翠都称为“冰种”,而有的商家则把种水很差的翡翠都称为“糯种”,显然这两种叫法都不正确。 实际上,在行业里“冰种”“糯种”是用来区分玻璃种、冰种、糯种等三个不同种类级别的称呼,其划分依据主要根据翡翠的透明度进行划分。 “冰种”是指翡翠的透明度和质地接近冰壶的质感,是一种较透明清亮的感觉;
“糯种”则是半透明至微透明,就像糯米汤一样有着朦胧的感觉。 当然,这里只是对“冰种”“糯种”较为笼统的概念介绍,要准确分辨冰种与糯种的差别却不是容易事儿~毕竟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我们往往会根据实物具体情况来判断它属于冰种还是糯种。 不过,虽然“冰种”“糯种”的划分没有固定标准,但是却有判断的依据,而且业内基本都认同这一判断方法——即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观察,如果看到翡翠内部有许多纤维状或者束状结构,那么这种翡翠就属于冰种或者糯种了。 因为翡翠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在它的形成初期,内部结构就已经呈定向排列状态(即纤维状或束状结构)。只不过随着后期地质变化,这些结构被掩埋起来,当我们切磨抛光完成之后,就会看到这些结构的残余,也就是纤维交织结构~这就是决定冰种、糯种的最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