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翡翠考色?
对于“炒”这个字,我着实喜欢不起来。总觉得这是个很庸俗的字眼儿,用来形容那些看起来清新、干净、晶莹剔透的玉件,有些不合适。 但是,市场确实是有这样的行为存在。且这种炒的行为多出现在中低档次的商品中——因为高档次的商品很少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什么是中低端呢?我想应该这样区分:商场中,一个柜台一个月挣三五十万利润的,属于中低端;一天卖几块甚至十几块的,属于中低端。当然,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如果生意特别好,任何商家都想多赚一些,这种例外情况就不讨论了。 那么,为什么这种炒的行为只会出现在中低端商品中呢?原因非常简单——利润不够!在低端产品市场中,利润实在是太微薄了,有时候甚至都不够交税的(偷税漏税除外),这种情况下,商家只能指望走量的路子,而量一旦上去,自然难免出现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中端产品的利润要好很多,但好的前提依然是销量够大,因此同样会存在质量问题。只有高端产品,由于利润空间大,哪怕你产量再高,也不至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如何区分翡翠的染色情况?很简单,看价格——价格太低的东西,必然有染色的可能。当然,这不是说价格高的东西就肯定没有染色,这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一定要我给出一个简单明确的方法的话,我的答案是:价格=天然,价格×2=B货,价格×3=C货。
不过,这种算法实在是不太科学.....只能说,当你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作为业余人员的您可以参考一下。 还有种说法叫做四句谣:“一分钱一分货,九分钱二分货,一块钱三分货,十块钱五分货。”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当然,还有种方法,那就是找专业的检测机构去检测。但这个成本高,周期长,结果也不一定能让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