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属于什么玉?
“缅甸翡翠”这个名称是不科学的叫法,应该称为“缅甸硬玉”或者“缅玉”——因为这里产的翡翠成分比较纯净,透明度较好,光泽很强,呈玻璃或油脂光泽,颜色鲜艳,色差不大(除了常见的白、灰、淡黄、绿之外,也有出现蓝色、黑色者)且均匀,因此可称为硬玉或是端玉。但这里的硬玉不同于台湾软玉中的硬玉,亦不是澳大利亚的昆斯兰硬玉[9] ,更不是美国的加州硬玉[10] ,而是属于以缅甸为命名地的一个玉种的硬玉。从历史沿革来看,人们最早发现的翡翠是在缅甸密支那地区,而且这里出产的翡翠质量最好,因此早期玉石界的权威如《石雅》等书都称这种玉为“缅玉” [7] ;而近代玉器界则称产自缅甸的玉石为“缅甸玉”或“缅玉”,也简称“缅”。
需要指出的是,“缅甸玉”与“泰国玉”并非指同一类玉石——尽管两者之间有时很难区分。这是因为在古印度河及尼罗河流域所发现的玉器中,有一类宝石硬度接近翡翠,呈玻璃光泽,颜色丰富多彩,有红、蓝、黄、棕等多种色调,常被误认为是翡翠。这些宝石就是产自泰国的艳彩玉石(Siam Ruby)。虽然这类美宝石的矿物学分类尚未定论,但它肯定不是翡翠,因为它没有翠性,并且折射率明显大于翡翠。由于此类宝石多染成红色,故又被称为“泰国红宝石”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商业领域所说的“缅甸玉”和“泰国玉”并不一定都是指天然玉石,因为现在市场上已出现了大量的“染色玉”和“镀膜玉”,它们都属于人工仿冒品,是用工业染料和树脂颜料浸泡或涂层来冒充天然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