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省出田黄石?
目前,我国的地质工作还在进行,并未停止,因此对于新发现的矿产地总是充满惊喜。2016年7月初,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附近的小山沟里,当地村民在采石场用机械开采石料时,发现了一块长相奇特的“石头”。经专家考证,这块“石头”是产自地球表面以下的4500米深处的寿山溪岩组(属于下二叠统),其形态和颜色都很像田黄石,随后被命名为“福建田石”[1]。 这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田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田黄石及它的成因。 田黄石出自福州北部寿山乡的一块农田下面。据《闽都赋》记载:“寿山石,出福之寿山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可见这里的寿山石出土年代已久,据说宋高宗南渡时就带了一些过去,用来制作御案上的“水仙盆”。
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得势,权势熏天,严嵩的孙子严世蕃很聪明,想出了一条“买官”的法子,通过向皇上献宝来换取官位。他听说皇上喜欢寿山石,于是找来一块寿山石章,让父亲严嵩上书请赏。明世宗收到印章后非常喜欢,就给了严世蕃一个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在圆明园召见大学士徐本和沈德潜等人,拿出自己收藏的田黄石印章让他们观赏并把玩,很是自得。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出名的收藏家,他对田黄石的爱不是盖世的,从他的诗句中便可管中窥豹: 田黄石必须同时具备3个特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田石”:第一必须是“来自田野的土地石”;第二具有田土的颜色;第三具有石质(即可以镌刻成印章)。 “福建田石”不仅满足了前两个特征,而且经过打磨后可以刻字,符合第三个特征,所以它就是田石化身的证据。不过,尽管“福建田石”的颜色、纹理与田黄极其相似,但两者之间的成分还是有区别的。
根据我国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第388号公告,“福建田石”主要矿物组成是叶蜡石,其他还有石英、白云母等。而真正的田石主要是由叶蜡石和硅酸盐矿物组成的。除了颜色相近,“福建田石”和真正的田石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前者有石皮,摩擦后会有细粉产生,后者没有石皮,摩擦只会留下痕迹。这主要是因为“福建田石”系由火山岩的风化作用(风化壳剥落)而成的,而田石是典型的变质岩石,形成于地下深处。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在地球上发现了100多处田黄石源石。除台湾省的桃园、苗栗等地外,中国大陆的江西、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也有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