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怎么托裱?
书法作品完成后,还需要经过托裱,使它达到平整挺括、色彩一致、墨色显黑发亮的要求,起到长期保存作品的作用。托裱常用绫、绢、宣纸等作材料。托裱一般有“托”和“裱”两个过程。
把写好的字画背衬上绫或宣纸叫“托”。把“托”好“画芯”的背面再衬托上镶料,构成一幅完整的字画叫“裱”字画经过裱褙后,挂在室内,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字画在托裱时,应注意下列要求和注意事项。
字画托裱前,应将画芯(即未托裱的字画)浸洗于清水中,使画的正、背面充分受水浸润,待可取出来,在干净的浆水里涮—下,使余墨浮出水面后,置于玻璃板上,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再用熨斗烫干。如果“画芯”质地较好,是新宣纸写成的字画,可以不“洗画芯”,直接在字的背面(国画“画芯”是正面)上刷一层清浆糊,再将宣纸(或绫子)覆盖于上,“托”好,置于玻璃(或光滑平整的板上)上,用熨斗(要不停地移动)烫干。然后,将托好的“画芯”悬于通风干燥处阴干,不可让阳光直晒。“画芯”干后,再“裱”。“裱”时,将“云头宣”(比“画芯”四周各长10厘米左右)覆盖于“画芯”的背面,先用喷水壶(最好是细雾状喷壶)在“云头宣”上喷水,待湿度达到八九成时,再将“云头宣”均匀地刷上浆糊,然后将“裱料”覆盖于上,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