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法好在哪里?

公冶璟菲公冶璟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2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将第七十八师等部组成第8集团军,由顾祝同任总司令,赴皖南抗敌。11月,第八集团军改称第二十一集团军,黄绍竑为总司令,驻皖南。此时,孙传芳被蒋介石派到安徽皖江地区担任“讨伐”红军的总指挥。 孙传芳是个读书人出身,喜欢作诗填词、挥毫泼墨,尤其爱好书法艺术。他早年拜康有为的门生陈伯严(字柏岩)为师学习书法,后与章士钊、易君左等人切磋学书体会,又研习过郑板桥的书法作品。在书法上他偏重于北朝碑刻,对《张猛龙碑》和《石门铭》临摹最多。由于他的书法受魏碑影响很深,形成峻峭遒劲的风格。

孙传芳对书法有很高的鉴赏水平,尤其对清代四王的行书、王铎等人的草书很有研究,能品评出他们的优劣高下。他经常召集一些文人雅士品评书法,并常常给他们的书法提出指导性意见。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不少的书法家。 当时,名噪一时的青年书法家于右任应邀来到皖南,就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之职。他对孙传芳的书法造诣非常钦佩,二人交往甚密。一天,孙传芳向于右任请教怎样鉴别书画作品的真伪,于右任告诉他一个窍门:“凡是字画上有‘真迹’两个字的,一般都是假冒的作品;凡是有题跋或落款的,也几乎都是假的。因为真正的名家一般不会在别人的作品上盖章留名的!”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于右任自己也在很多名家的画上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此后,每当孙传芳看到有人拿着名人的字画找他鉴定时,他就问有没有“真迹”二字。当有人告诉他,该幅画作没有“真迹”两个字时就断言说这是赝品,而一旦有人拿出“真迹”二字的证明,他又马上说是名人真迹无疑了。孙传芳还学会了用此法来戏弄那些不懂行的人,让他们吃尽苦头。

有一次,一个叫吴佩孚的人送给他一幅王羲之的字画,请他鉴赏一下。吴佩孚是北洋军阀的著名将领,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但他不知孙传芳会捉弄人,就把这幅珍贵的字画送了过来。孙传芳打开包裹一看,只见上面有两个朱红的戳记——一个是“真迹”字样,另一个则是方框内写着“吴佩孚先生珍藏”几个小字。于是,他指着那个戳记说:“这分明是吴大帅自己承认是仿制品嘛!”在一旁侍候的参谋听到孙传芳如此断言,连忙跑回去把情况告诉了吴佩孚。等到吴佩孚气喘吁吁地跑来一看,果然如此。孙传芳见吴佩孚中了计,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庞洋驰庞洋驰优质答主

这个,怎么说呢,于右任的字体是那种宽博的正楷,笔画写得干净利落,笔锋也看得出是有意为之,有骨力也有灵动。这种体式的字在现在的硬笔字帖里还是挺多的吧(比如钢笔爱好者什么的) 他的行书我是觉得一般般啦~因为不是那种行草书嘛,我觉得他的小楷书和隶书写的挺好看的啊……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于先生还在这个世界上的话,我想让他给我写个字让我收藏一下下(。ò ∀ ó。)但是可惜他没有留下什么墨宝了╮( ̄▽ ̄)╭所以也就没有这个奢望啦啦啦!!嘻嘻嘻~~(£˙꒳˙£) 然后我就想着自己写一个… 嘿嘿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