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玉除了翡翠还有什么?
“硬玉”是行业定义,指具有翠色(绿色),且颗粒结构、硬度均能达到玉石标准的天然翡翠。其中,带有翠绿色的称“绿玉”或“翠玉”; 带灰绿色的称 “灰绿玉”或“瓜绿玉”;
带黄色的称 “黄玉”或者“翡玉”。 按照这种定义,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硬玉主要是翡翠。但是,在翡翠之前,自然界先有绿宝石,然后才有红宝石和蓝宝石,所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来讲,硬玉应该是指绿宝石。
《石雅》记载了欧洲古书对绿宝石的描述:“Green Stone.亦称Vesuvianite,是一种珍贵的石头,产于意大利的斯佩罗城附近,已知的产地只有两处:一处是意大利的斯佩洛(Spillo),另一处是西班牙东北部和法国南部。” 现在我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绿宝石矿床是在意大利的皮埃蒙特(Piemonte)地区,比翡翠还早。
1834年,瑞士学者J·德·加斯特纳(J. de Gastner)在研究这些绿宝石后,首次完整地介绍了这一新发现的绿色矿物: 他把这种绿色宝石分为三个变种: 其中,前两种变种的绿色可以非常鲜艳,而且很柔和,很明亮,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但是,第三种变种的绿色就显得比较黯淡无光了。
后来,德国地质学家弗里德里希·冯·西博尔德(F. v. Siebold)对加斯特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之后,于1836年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正式命名为绿宝石并确定了它的化学组成:NaAlSi2O6(钠铝硅酸盐)。西博尔德同时发现,在熔点以下加热的时候,绿宝石会变成红宝石。
至此,人类终于在科学层面上搞清楚了“硬玉”的定义及其与相关颜色宝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