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内化怎么看?
“内化”,其实是一个行业内的黑话,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酸洗”,一种"染色”。 先说酸洗,在天然翡翠原料或成品表面涂上一层硫酸,再用强碱溶液冲洗,可去除原料表面的黄棕色斑点以及成品的表面瑕疵,增加干净度,这种操作在行业内被称为“漂白”或者“洗白”,是一种非法操作,因为会造成玉石原有的结构被破坏,导致玉质变差甚至可能会影响健康。 还有一种就是“灌胶”,就是把无色或者淡色的翡翠,浸泡在高浓度的树脂里边,让树脂渗入缝隙之中,这种操作也是行业内的“暗箱操作”,目的是为了增加颜色的饱和度。
当然还有别的做假方式,比如黏土填充、用有机染料染色等,但以上两种是行业里常用的作假手段,尤其是前一种,由于操作方便而且成本较低,所以十分普遍。 “注胶”和“灌浆”有区别吗? 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使用有机化学粘合剂把矿物颗粒或者碎片粘合在一起的方式,只是“灌浆”使用的液体粘稠度高,因此又称为“灌浆料”。 而“注胶”多用于翡翠镯芯或者其他边角料的处理,因这些材料受力不均匀,容易开裂,所以需要填入具有一定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就可以起到防水、防裂的效果,从而提高成品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但无论是“灌胶”还是“注胶”,都会对翠友的购买行为造成影响。 因为这两种做法都改变了翡翠原有的形状,且无法从外观上直接观察出来;更糟糕的是,如果“打眼”买了这样的翡翠,那么就连鉴定证书也无法辨别真假了! 所以大家在购买翡翠时,一定要记得查看相关证书,并通过放大镜(10倍左右)仔细观察颜色分布状况,如有可能,还可以向商家索要化验报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