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叫老种?
现在种是评价翡翠质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翡翠的价值高低。 种的含义很广,其中有一层意思是相对于新坑老坑而言的,这样的划分和产状类型有关——也就是指原生矿(在地下)经变质作用形成的翡翠。这种形成方式的翡翠一般结构紧密,透明度较好;另外一种则是经冲刷形成的次生矿(裸露地表),由于受到外界的侵蚀作用,此类翡翠一般结构相对松散、透明度较差。 新坑老坑的概念引入到翡翠中,指的是新山料的玉质较好还是旧山料(或加工过的玉石)的玉质较好。因为地质学中所说的“新坑"多指结晶程度较好的玻璃光泽矿物,而“老坑”往往是指表面经风化而形成的土砂光泽。 当然,这样区分新坑与老坑并不绝对,而且很多时候也没有必要区分得如此清楚。因为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影响翡翠价值的不单纯是种的因素,还有颜色、净度等许多其他内容。所以“新坑”或是“老坑”并没有固定的标准,更多的是一种行业惯用的说法而已。 不过,如果硬是要区分的话,可以从结构上作一些简单判断。一般情况下,原生矿(新坑)形成的翡翠晶体颗粒较粗且均匀,颗粒之间结合得也比较紧密。
另外,由新坑和老坑所制成的成品,其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虽然都呈现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性状,但新坑所制作的成品显得清爽干净,而老坑所做的玉器则常常带有油脂般的光泽,并且表面经常会有一些细微的凹痕出现,这些凹痕是在加工的过程中形成的。 总之,对于“新坑老坑”的理解不能过于教条,应该更多凭经验去感受。毕竟,判断一种翡翠的好坏最终还是要依赖科学的仪器进行分析和检测,而新坑老坑这类概念更多地涉及的是感官上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