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怎么砍翡翠?
看到好多人问这事情,我也来凑凑热闹吧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家里有祖产玉石(我爷爷那辈起就开始收藏了),然后家里有个专门切割玉器的小车间,我爸是雕刻师傅。所以关于切玉我倒是有不少亲身经历和见闻。 我家切玉的主要工具就是砂轮机、刀具和水锯。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切工。因为切玉不像切钢材那样简单粗暴,而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好的切工可以让废料变宝;差的切工,可能让宝贝变成废渣。 以前我家切工的师傅是从云南来的,他说他是腾冲人,做这一行已经有十几年了。他切的玉都是货真价实的A货,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切割破损的情况。每次看他切玉都是一种艺术享受。他根据玉肉的分布形态以及颜色的深浅变化来下刀,常常让人惊叹不已。因为他切过的玉无一例外都保持了完整的形状。就算是稍大的挂件也没有出现崩边的情况。
我见过很多新来的徒弟,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一刀劈下去,就见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好玉也是会出事故的,而且一出事就是大事故! 我记得有四次事故比较深刻—— 一是把一个糯种满绿葫芦切成四块;二是把一块老坑种无色透明带紫罗兰的牌子切成三片;三是把我外婆送我的一个扁桶状的把件切成两半;四是把一条价值不菲的紫罗兰龙牌切成两段…… 这四次事故切出来的玉料,可以够做一个中型玉镯了,可见风险之大。 而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按流程操作。 什么是操作流程呢?简单来说就是把玉料平放在工作台上,自上而下慢慢地磨,在磨的过程中观察,一旦发现有裂隙或变色,应立即停止打磨,采用刀具来加工。
虽然用刀具的风险要比磨机低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危险。我记得最深的一次是在2005年,我随父亲到德宏州景颇族自治县(简称“景县”)参加一个交易会。在那里我见到了一个本地老乡买了几块原料准备加工作业。我好奇地走过去看,他发现我也是个新手后,很热情地让我帮他切料。我当时太开心了,因为能切自己买的玉料感觉真的太棒了!于是我兴冲冲地拿起锯子开始作业。没想到刚锯了几下,“轰隆”一声巨响,料子掉了下来。我赶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料子表面的一层薄皮脱落了,如果继续往下锯,里面的水线就会暴露出来。而水线可以说是翡翠中的裂纹,是非常便宜的。后来真的只能把这块料子作报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