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产在缅甸?
这个嘛,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以前了。 首先明确一点:翡翠是一种矿物,它和钻石、玛瑙等一样,属于有机宝石(虽然含有微量元素但是成因和钻石完全不同)。 这样的属性决定了其生成的前提是——有矿床存在并且内含物可以满足宝石生成的要求。
而世界上大多数的玉髓(玛瑙、岫玉等等)产地都很广泛,比如我国山西、黑龙江等地都有玉髓矿床,那么这类玉石很容易形成“本土”产品。 但是翡翠是个例外,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翡翠矿床都处于“残积”或者“冲积”状态,也就是原始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变成细小的颗粒,随着流水流入湖泊或者海洋进行沉淀,最后形成沉积岩矿床。
但是在少数地区也有原生翡翠矿床的存在,例如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就有非常巨大的原生的绿莹石矿床,这里的绿莹石就是未雕刻的原石,但是颜色一般都比较淡。 那么这样形成的翡翠有个问题,它的致色原因和染色剂有关。我们知道化学色素是由铬离子(Cr3+)渗透进入晶格形成的,比如我们常见的镀膜镜片就是用含铬的化合物作为染色剂的。然而自然界也存在着此类染色剂,而且可以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翡翠的晶格中,使其呈现出绿色。但是这种绿色是可溶于水的,用洗涤剂清洗的话会有效果。此外这种天然绿色的翡翠往往色相不那么稳定,受到日光照射或者是接触酸、碱溶液都会褪色。
所以,这样的原石做出来的成品质地比较松散,水润感差,透明度也比较低,看上去有点“干巴巴”的,颜色也不够纯正。当然,这样的原料加工出来的首饰价格也很便宜,属于低档货。 那么有没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地区呢?还真有一个:缅甸孟拱(Mogok),这里出产的翡翠既符合上述的三个条件,同时又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使得这里的翡翠带有很强的“遗传记忆”,即内部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与陨石撞击产生的热液有着极其相似的成分。这里的翡翠颜色鲜艳,质地通透,水头也很好,几乎不用做什么处理就看起来光泽熠熠。而且据说在这里开采的翡翠矿床上,往远处看能看见阳光下闪耀的尘埃,也就是说里面的杂质很少。